• 机构资助
  • 救灾及韧性
  • 未来实验室

在关键社会议题下,为最具潜力的公益机构提供非限定性资助

社会问题是复杂的,随政策、科技、人们意识等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公益对问题的理解和手段也必须随之加深,否则就有刻舟求剑之嫌。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医疗市场化改革加大了个人的医疗负担,诞生了大量医疗救助的需求。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医疗资源的丰富、技术水平的增长和医保覆盖度的提高,缩短了疾病的诊断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影响了救助的病种、人群规模和所需资金量。因此近年来,很多公益机构除了用大病救助的方法,还在探索医疗社工、开展医疗技术评估、提高社区和农村医疗水平等广泛而丰富的解决方法。

不仅医疗救助领域如此,各个领域的公共问题都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因此,险峰公益在考察机构时,十分关注公益机构是否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利益相关方推进问题的角度和难度等;关注公益机构过往多年的工作成效,是否能结合自身优势找到切入点,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不断感知社会问题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还关注公益机构是否能组建可持续且有效率的工作团队,是否能持续获得发展需要的资源等。

险峰公益为这样的公益机构提供为期6年、每年50万元的非限定性资助,助力他们发挥优势、突破难关,持续跟踪社会问题,发展系统性解决能力,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产生积极影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是以教育公共政策和教育创新研究为主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在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中,连续两年位列中国顶级智库民间智库系统影响力第2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当下公众关切的、涉及教育公平和创新的话题。多年来,研究院凝聚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先后提出了“民间版高考制度改革”、“民间版教育改革”、“农村小规模学校不能撤”等方案和观点,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等政策提供了民间声音。研究院出版了《中国教育蓝皮书》以民间视角记录教育现状;联合了分散在各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让被人忽略的小规模学校的声音和诉求被社会听见;举办了“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开创了第三方评价政府教育绩效的先河。此外,研究院还举办了LIFE教育创新、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等行业峰会,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行动。

二十年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民间性特色。现在,研究院希望探索出东、中、西部县域内教育规划、学校评价、提升学校活力等的县域教育生态发展模式。

 

http://www.21cedu.cn/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10年,是服务乡村儿童成长、为乡村教师提供多方位支持的教育公益组织。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阶段,慈弘不仅开展送冬衣、援助助学金等,而且还关注乡村儿童的发展,为乡村学校捐建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自主管理等。乡村学校硬件改善后,班级图书角升级为“悦读成长计划”,支持学校开展阅读活动。当国家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乡村教师能力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时,慈弘引入外部资源,以教师培训、教师读书会、建设县域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助力县域教师成长及阅读教育深化发展。现在,“悦读成长计划”已经为2649所乡村学校援建图书角;支持了1089所学校开展阅读活动;培训了4854名乡村教师。在慈弘的推动下,甘肃省临洮县将阅读教育纳入“校长责任书”、开展“书香校园评选”等。

慈弘扎根县域、不断引入资源回应真实需求、逐步在教育系统内部架构嵌入了“慈弘-县-乡-校-班”的四级管理体系,促进了县域阅读教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调研、成本核算、效果评估,不断提升善款使用效率。现在,慈弘计划举办“教育公益组织讨论”,在乡村教育领域搭建平台,输出经验,探讨发展。

http://www.cihong.org.cn/

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以“让每一个乡村孩子有尊严有担当地融入社会”为愿景。

湖南弘慧长期扎根于湖南省的10个县,深度陪伴了150多所学校的6000余名初高中学生;通过颁发奖学金、组织学生活动、举办夏令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抗逆力、目标感;激发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在这些活动中,弘慧动员了150多名企业家、100多名当地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2000多名项目学校的往届毕业生等,为乡村孩子搭建了社会支持网络,提升了当地教育生态的活力。同时,弘慧还联合湖南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湘好校长奖,建设湘村好校长社群、关注农村师范生和项目学校辅导员的培养等,促进了乡村儿童的校园支持系统建设,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十多年的时间里,湖南弘慧为乡村儿童构建了庞大的、多元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坚实的学校支持系统;“湘好校长评选”的形式也得到了湖南多个地市教育局的借鉴。

http://www.wispring.org.cn/

自然之友是中国成立最早的环保社会组织之一,关注重建人与自然的连接,守护珍贵的生态环境,推动越来越多绿色公民的出现与成长。

自然之友聚焦公众健康、可持续社区、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海洋等行动领域,通过专业法律行动和政策研究,推动中国环境法治进程。曾参与《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就行等多部环境法律、公共政策和重大规划的制定过程,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51起,其中“绿孔雀案”是最高院发布的首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自然之友在推动议题行动的同时,还赋能与支持志愿者、培育绿色公民。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自然之友发起玲珑计划,联合多方进行气候变化公共传播产品研发,推动气候行动者开展行动,同时动员公众进行绿色低碳生活。

三十年间,自然之友经历了由魅力领袖型到专业型组织的磨砺和传承,从理事会治理到机构运行已日臻成熟,并长期存有“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精神与价值观,孕育孵化了多个专业民间机构,服务于自然教育、参与式可持续设计和垃圾废物等领域,一直是国内环保组织的一面旗帜。

http://www.fon.org.cn/

山水成立于 2007 年,专注于物种和栖息地的保护,以期通过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示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和方法,实现生态公平。

山水以明星物种+保护地的形式,实现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优化和推广社区保护地模式。山水聚焦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生态系统,与3个国家公园、13个自然保护区合作,设有46个社区保护项目点,通过红外相机监测覆盖范围达2.8万km2;同时在以上海为根据地的20个城市社区项目点通过公民科学的方式实现保护的目的。山水目前是民间机构里科学性最强、规模最大的物种和栖息地保护组织。由它主导、参与的5个保护实践入选COP15《生物多样性100+全球案例》,并与蚂蚁森林合作上线7块保护地带动公众支持。

依托北大的背景和人才支持,山水在传统的社区保护工作之上,进一步着手于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社会性因素,为更广泛地实现生态公平而努力。山水依据多年来储备的生物多样性数据,搭建自然观察数据信息平台,与企业、金融机构及公益组织广泛合作,初步尝试开发生态影响评价交互程序,针对企业ESG(环境、社会、治理)设计评级标准并进行信息披露,探索如何为商业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与工具。

山水走过领导层更迭、战略转型的道路,管理逐渐趋于成熟,不断提炼保护的知识和经验,是国内民间野生动物保护行业年轻人的苗圃。

http://www.shanshui.org/

十余年的科学调查,猫盟为我国了解野生猫科物种分布和保护现状提供了重要拼图,自身也从一家以观察和调查参与保护的爱好者组织成长为专注于本土猫科动物保护的民间公益机构。猫盟在近年逐步明确了保护目标和行动,以“带豹回家”为旗舰项目,以山西和顺县为主要根据地深耕华北豹保护,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在设计太行山脉尺度的恢复大型食肉动物种群的生态修复工程。

  猫盟从爱好者组织向专业保护机构走出第一步,路漫漫其修远。经过“带豹回家”第一个五年探索之后,和顺保护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能够整合科研、保护和传播工作,使之发挥协同效果。机构也从自身优势出发,在野外调查和传播推广的基础上,在科学保护的合作框架搭建中不断破局,以科学、合作为原则持续打开太行山脉的保护局面。

猫盟的团队具有独特的活力和亲和力,志愿者超过500人,累积月捐人超过5000人,凝聚力与规模远在其上的一些机构不相上下。猫盟的科普和倡导独树一帜,在自媒体运营、周边产品、志愿者组织、社区参与和保护共建等多种形式上常有突破。机构管理和运营的建设非一日之功,保护工作更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猫盟已经展现出坚韧的品质,未来将在摸爬滚打中继续探索自己独特的保护道路。

红树林基金会(MCF)是国内首家由民间发起的环保公募基金会,致力于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热衷公益的企业家以及深圳的相关部门于2012年提倡发起。

MCF借助独特的企业家资源和深圳区位优势,通过与政府合作管理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参考学习对岸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科学有效地逐步恢复近海滩涂和湿地,吸引黑脸琵鹭、欧亚水獭等珍稀物种频频光顾。

在保护深圳湾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MCF推动深圳湾湿地成为公众共享的绿意空间,带领城市居民和中小学生走进湿地、了解湿地,加入湿地保护行动,共同守护深圳湾。在此过程中,MCF积累了科学保护及湿地教育的经验方法和专业人才,一手以深圳湾为起点,一手兼具全球格局,将支持到由《湿地公约》发起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的落地推动工作中。

同时,红树林基金会通过另两大品牌项目“拯救勺嘴鹬”和“重建海上森林”,将实践拓展到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水鸟及其栖息地保护,以及中国沿海与东南亚区域的红树林湿地保护与修复。相信在红树林基金会的持续推动下,将有更多湿地保护地、企业家、公众、专业机构,协同成为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力军,实现“人与湿地,生生不息”。

https://www.mcf.org.cn/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成立于2012年,注册在北京市民政局,是一家扎根国内、放眼全球的环境智库型社会组织。创绿长期聚焦气候与能源、海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金融与海外负责任投融资等全球性前沿环境议题,以中国社会组织的视角和思考参与其中,立论于科学事实,通过专业积累把握脉搏,从环境和公平的视角提供有信服力的解读、分析与建议。

作为最早关注和追踪气候治理的本土环境社会组织之一,创绿通过独立研究、组织专业研讨、开展策略传播,为政策制定者、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业内专家和伙伴提供跨界资讯、技术支撑和政策建议,推动与《巴黎协定》相一致的国际气候合作、气候与环境友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与全球命运相连的海洋议题中,创绿关注大型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渔业管理、蓝色金融三大领域,正努力推动和促成更广泛的多学科、跨国别、跨区域研讨交流,以期让更多中国方案贡献于缓解全球海洋生态危机。

创绿的团队热爱思考、具有活力与行动力,对解决真问题充满热情,敢于投入那些意义重大但社会关注不足的前瞻、跨界议题。专注、务实的行动,让创绿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建立了深度合作和互动关系。

十年间,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创绿也伴随这一进程不断成长、前进,在中国以及全球的可持续转型之路上,贡献中国民间声音、本土智慧。

 

https://www.ghub.org.cn/

绿网通过环境数据分析应用,促进相关方参与,改善环境政策,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拥有全国最大的民间环境数据库,环境数据量达24亿条(份)。创始人向春曾创办重庆两江志愿者服务中心,有十余年环境调查经历。

绿网以政府发布的公共信息为基础,兼具一线环境调查数据,建立了包括环评、污染源、环境质量、生态四大类环境数据,包含了企业从建立、过程监管、直至关停的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数据。绿网希望发挥这些数据最大的价值,以作用于环境保护,并由此发起了“数据共创”项目,将环境数据作为社会资源无偿开源。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万德、天眼查、高德地图等关键平台,已分别在政务、市场和公众角度接入、使用绿网数据,月调用量超2000万次。此外,绿网通过数据分析向政府提供一面镜子,反馈政策执行和落地情况。

绿网始终坚守公共、开放的立场,长期积累和共享数据,为数据驱动环境改善带来更丰富的可能性;同时持续提升数据质量,以持续调查推动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直接改善,并为环境管理相关工作积累和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支持。

http://www.lvwang.org.cn/

全球经济活动的60%跟海洋有关,但当前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比月球还少。在全球性可持续议题里,海洋是无可争议的未来。海洋的生态保护工作与渔业、粮食安全、气候、污染、旅游、能源等众多议题密切相关。

本土的民间机构极少能够系统地回应如此复杂的问题。海研会在创始人王松林的带领下,汇集了师从中国海洋大学、帝国理工、洛桑大学、东京海洋大学等多个国内外名校与专业国际机构,并长期投身于海洋工作的年轻人。同时又与本士科研人员、管理者、渔业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网络,是一搜既可扎根本士,又能起锚远航的小舰艇。

海研会致力于渔业/水产养殖可持续改进和关键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先后在黄海和渤海开展不同工作,近年来更是专注青岛近海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生计渔业,通过与本地渔哥渔嫂深入互动,先后调研渔业与气候、生态环境、鱼获物种、社区资本等关系,借助自然教育活动、海洋嘉年华、渔业社区调查等丰富的科普手段,动员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视角参与到生态保护和渔业可持续的工作中。

短短几年,海研会已与科研院所和国际机构合力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限额捕捞试点报告与建议,同时还联合厦门大学和渔业行业协会,向自然资源部递交渔场内兼捕在保物种的科学评估情况,当前正推动海草床保护相关的政策建议。

就渔讲鱼,获得广大海鲜食客的支持,是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的重要一步。海研会通过“海鲜明鉴”传播科普,已为公众提供30多种常见水产品的消费选择指南,引导消费者做一个负责任的本土海鲜“吃货”。

2017年成立的海研会虽是一个年轻的机构,但托生于国际机构的丰富经验,在国际与本士生态保护专业基金会的支持下,应可积小流成江海,贡献于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中。

http://www.qmcs.org.cn/

美境自然是一家2014年在广西成立的保护组织,致力于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人的需求,鼓励公众参与,选择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法保护广西的濒危物种和关键生态系统。

作为社区保护模式的活跃实践者,美境自然相信在地社区和原住民的力量。与自上而下建立的保护区不同,它依靠的是挖掘在地风俗文化、原住民已有权力关系和共同行动。美境自然已保护了3660公顷桂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北部湾滨海和海洋生态系统,识别出渠楠、陇邓等18个社区保护地,有效地保护了广西特有并极度濒危的白头叶猴、广西青梅、德保苏铁约12%、50%、近50%的野生种群,以及全球濒危的黑叶猴在广西近15%的野生种群,还推动广西林业局出台了支持社区保护的地方政策和标准《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管理规范》。

保护与发展从不是两个世界的主题,当地人始终是美境自然的核心相关方之一。它以妇女经济赋能、自然教育等方式,持续探索社会、文化、经济等多元价值,让社区生发出新活力。来自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中国项目的创始团队,也让美境自然如虎添翼,相信它从成熟国际机构继承的坚实科学方法、管理体系和团队素养,将成为未来厚积薄发的催化剂。

http://www.gxbrc.org.cn/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是以教育公共政策和教育创新研究为主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在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中,连续两年位列中国顶级智库民间智库系统影响力第2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当下公众关切的、涉及教育公平和创新的话题。多年来,研究院凝聚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先后提出了“民间版高考制度改革”、“民间版教育改革”、“农村小规模学校不能撤”等方案和观点,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等政策提供了民间声音。研究院出版了《中国教育蓝皮书》以民间视角记录教育现状;联合了分散在各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让被人忽略的小规模学校的声音和诉求被社会听见;举办了“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开创了第三方评价政府教育绩效的先河。此外,研究院还举办了LIFE教育创新、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等行业峰会,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行动。

二十年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民间性特色。现在,研究院希望探索出东、中、西部县域内教育规划、学校评价、提升学校活力等的县域教育生态发展模式。

 

http://www.21cedu.cn/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10年,是服务乡村儿童成长、为乡村教师提供多方位支持的教育公益组织。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阶段,慈弘不仅开展送冬衣、援助助学金等,而且还关注乡村儿童的发展,为乡村学校捐建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自主管理等。乡村学校硬件改善后,班级图书角升级为“悦读成长计划”,支持学校开展阅读活动。当国家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乡村教师能力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时,慈弘引入外部资源,以教师培训、教师读书会、建设县域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助力县域教师成长及阅读教育深化发展。现在,“悦读成长计划”已经为2649所乡村学校援建图书角;支持了1089所学校开展阅读活动;培训了4854名乡村教师。在慈弘的推动下,甘肃省临洮县将阅读教育纳入“校长责任书”、开展“书香校园评选”等。

慈弘扎根县域、不断引入资源回应真实需求、逐步在教育系统内部架构嵌入了“慈弘-县-乡-校-班”的四级管理体系,促进了县域阅读教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调研、成本核算、效果评估,不断提升善款使用效率。现在,慈弘计划举办“教育公益组织讨论”,在乡村教育领域搭建平台,输出经验,探讨发展。

http://www.cihong.org.cn/

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以“让每一个乡村孩子有尊严有担当地融入社会”为愿景。

湖南弘慧长期扎根于湖南省的10个县,深度陪伴了150多所学校的6000余名初高中学生;通过颁发奖学金、组织学生活动、举办夏令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抗逆力、目标感;激发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在这些活动中,弘慧动员了150多名企业家、100多名当地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2000多名项目学校的往届毕业生等,为乡村孩子搭建了社会支持网络,提升了当地教育生态的活力。同时,弘慧还联合湖南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湘好校长奖,建设湘村好校长社群、关注农村师范生和项目学校辅导员的培养等,促进了乡村儿童的校园支持系统建设,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十多年的时间里,湖南弘慧为乡村儿童构建了庞大的、多元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坚实的学校支持系统;“湘好校长评选”的形式也得到了湖南多个地市教育局的借鉴。

http://www.wispring.org.cn/

融爱融乐是由北京15名心智障碍者家长在2011年5月发起设立,于2014年2月注册的公益组织。多年来心智障碍者和家属的需求极少显现,社会上不乏康复机构,但缺少像融爱融乐这样,为心智障碍者融入社会而奋斗的专业组织。

融爱融乐拥有国内中大型地方家长社群,直面心智障碍者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问题。他们坚定地认为能否让心智障碍者有尊严地生活,需要全社会的改变,而不是改变心智障碍者本身。融爱融乐直接触达2600多个心智障碍者家庭受益,并累计带动超过50,000人次的志愿者投入其中。在小龄段,融爱融乐倡导融合教育政策,推动校园支持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在中龄段,融爱融乐与高校、企业、社区的志愿者共同提供文体休闲活动,提升中龄心智障碍者的自主、融合及成长。对成年的心智障者,融爱融乐提供自主生活能力训练、职业陶冶和支持性就业,与星巴克等几十家企业合作已为293名心智障碍者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

采用优势价值视角、服务心智障碍者全生命周期、将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抓住政策窗口期通过提案影响政策、带动广泛的志愿者群体……融乐融乐沿着纷繁交错的社会问题,在政策、企业和公众等多方面为心智障碍者倡导一个融合的社会,是一家值得尊敬的机构。

http://www.co-inclusion.org/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是2010年正式注册的,以医务社工手法服务重症儿童的公益机构。春苗是重症儿童的服务者,医务社工实践者,行业发展的推动者。

2010年起,春苗团队一步步识别了重症儿童和家庭在救治、养育、儿童发展、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需求并用医务社工手法回应。在累计救助42700人次,6884人,提供各类医务社工服务30000余次的基础上,春苗总结出了医务社工培训和督导体系,出版了《医务社会工作案例:重症儿童救助手册》、《早产儿喂养指导和家庭支持手册》等,逐步实现了医务社工的专业化和专科化,以实际行动解决内地医务社工实践不足、理论总结不足的困境。

十多年的时间里,春苗不断积累个案,注重总结经验、吸纳关键人才,不仅实现了自身业务的发展,还起到了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目前,春苗联合发起了医务社工论坛,促进医疗界进一步认识医务社工的重要性;为500余家机构培训了700多名医务社工,丰富了行业人才;共完成12次公益性医务社工巡讲,共计5896人次参与;为基层的医务社工组织提供了公募平台、分享了项目管理和组织管理经验,促进医务社工组织的发展。

http://www.cmjjh.org/

十方缘以服务全国4000万重症、临终老人为目标,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灵呵护服务,使老人在宁静祥和中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

十方缘研究了国内和国际400多种心灵呵护方法后,整理出包括祥和注视、抚触沟通、同频呼吸等陪伴老人的“十大技能”,并通过了ISO9001认证技术标准。而后,十方缘又建立了一星至五星的义工管理系统,详细规定了每个级别的培训、实践、考核等。2016年,十方缘发起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灵呵护工作委员会,向会员单位提供技能培训、技术证认、品牌认证、进行监督技术等。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十方缘已经在全国发展了超过15万名义工;发展了300余家会员单位,每年服务重症临终老人约4万人次。

http://www.sfyfoundation.com/

蔻德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积极联合罕见病议题内的相关利益方,推动中国罕见病问题的解决。

为此,蔻德建设了国内罕见病领域的信息平台、搭建了中国罕见病组织发展网络,为130多个罕见病病友组织提供能力培训,举办了十一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促进了多个利益相关方对罕见病和病友生存状况的认知和共同行动。蔻德研究国际经验,提出了《中国罕见病民间参考名录》,这给国家出台《中国罕见病名录》提供了参考。当国家政策关注到罕见病领域后,蔻德紧盯政策的落实情况,联合多方共同成立了“政策研究中心”,陆续推出了《中国罕见病药物可及性报告2019》、《国家首批罕见病目录121病种全球药物梳理》、《中国罕见病医疗保障城市报告2020》等。现在,蔻德创立了国内罕见病领域的第一个民间奖项——金蜗牛奖,创新性的提出了“罕见病患者参与影视群演”等,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各界对罕见病患者的关注和行动。

蔻德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强调专业性;在提升社会对罕见病认知、寻找解决罕见病问题的政策方案、提高患者的罕见病药物可及性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http://www.cord.org.cn/

一个人想活得好、活得健康,医疗系统的影响仅占20%,其余80%受文化、习俗、性别、社会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老人有完善的医保,但害怕一旦确诊就被叫“痴呆”,不敢去做认知症筛查;出院的慢病患者相信自己久病成医,难受就多吃几颗药,感觉好转就随意停药;独居老人渴望身边有人聊聊天排解烦闷,可手机玩不溜,也不好意思总麻烦子女....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成立于2006年,团队脱胎于国际防盲组织“奥比斯”。她们要从社会因素入手解决健康问题,帮老人和患者从被动变主动,在家庭和社区的共同支持下,有能力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新途将“促进社区成员福祉和健康公平”作为长期坚守的使命,迈出医疗系统的边界,在社区里组建患者俱乐部,培养社区自己的健康大使,让年轻的、年纪大的老人互相之间搭上线,带领同类慢病、残障的患者和家庭,共同应对问题。同时通过各类小组、社区活动,让患者、老人走出家门,逐步知道和做到“我的健康我做主”。新途还把理发店、餐厅等社区商业,居委会,街镇社工组织等各种资源串在一起,形成社会支持网络。

 她们聚焦脆弱人群在家庭和社区生活中的健康需求,扎根在上海16区200多个街(镇)里开展服务,从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和日间照料,到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再到残障人士社区康复和慢病人群自我健康管理。 

新途的“新市民”生殖健康服务模式被原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浦东新区开展的“清新驿站”精神健康干预项目进入国家卫健委试点。新途还参与了上海市和多个区多项老年和残障的服务标准制定。

 如今18岁的新途,已从几位理想超前的创始人,发展到30人的专业团队,更有来自上海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社工协会等多名专家顾问提供支持,也正去到健康资源更稀缺的乡村开展探索。 

相信在人与人重新开始联结的当下,新途能够持续推动每个人都有能力和资源,为自己的健康做主,公平地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

http://xintu.org.cn/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将“用爱心书写公益人生,用法律构建性别平等”作为机构宗旨和使命,致力于推动妇女法律权益状况的改善。其前身是公益律师郭建梅在1995年创立的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

正如其名,千千与万千女性血脉相连,已为全国28省数万名妇女援助代理500余重大、典型、疑难案件,其中辽宁营口嫖宿幼女案、四川安岳李彦以暴制暴杀夫被判死刑案、广东惠州38个出嫁女土地维权纠纷案等均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但千千的工作不止于“要个说法、讨个公道”,ta们将这些一线声音汇聚起来并发挥自身专长,通过100余件法律建议书、立法建议书、法律研究报告等向上推动了刑法废除嫖宿幼女罪,也积极推动了《反家庭暴力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与完善。在千千的召集下,有600余人、近50名核心骨干的全国公益律师网络在专业能力提升、一线法律援助、基层普法宣教等方面正持续开展联合行动。

在这种关注和影响下,千千的一贯原则是依法、温和、理性、建设性地传达声音。2021年起,千千与内容生产传播团队橙雨伞联手,通过性别议题相关的建设性公共讨论,创造更广泛的联结,让更多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得以被看到和维护,帮助她们走上自尊、自立、自强之路。

http://www.woman-legalaid.org.cn/

发起于2016年的你我伙伴,是专门为6-18岁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优质性教育服务的公益组织。

人流低龄化、青年艾滋病感染者上升、性侵和校园暴力频发等问题近年已开始凸显,而在几代人的教育体系中,性教育始终是缺失的一环,供需不平衡在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普遍存在。你我伙伴关注这一问题,把帮助更多孩子获得最基础的性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策略性地选择规模化路径,通过性教育课程平台、技术培训等,向一线性教育工作者提供方法和内容。

但是,在当下文化背景下谈“性”并不容易。你我伙伴将知识类内容融入了参与、体验式活动中,形成4套标准化课程包,解决了老师在性教育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讲的尴尬。截至2022年10月,课程覆盖超320万人次,来自3037所学校的1.39万位教师参与了授课,并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监测课程的有效性。

你我伙伴下一步将提高基础性教育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覆盖,以及为残障青少年、职业学校学生等脆弱人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性教育。作为推动性教育的年轻力量,你我伙伴还将开展性教育组织交流和教师梯队培养,以期共同为当下和未来一代,带来更可及、全面和专业的性教育。

https://www.niwo.org.cn/

北京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在促进社会关注尘肺病农民工、促进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救助政策、促进尘肺病预防、职业病法规完善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十多年前,大爱清尘使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工问题走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热点。随后,大爱清尘一边开展救援行动,一边摸清了农民工在劳动合同签订、职业病认定、工伤保险赔偿、获得救助等环节上的关键利益相关方,识别了每个环节的现实困境。每年发布的《中国尘肺病农民工调查报告》和《尘肺病国际治理经验汇编》系统地展现了问题,提供了国际经验,提出了政策建议。大爱清尘的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领导、部委领导的重视或批示,成为了国家制订尘肺病防治和保障政策的重要参考,促进了几十条保障尘肺病农民工的政策出台;建设“尘肺病康复站”等开创性解决方案被《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所采纳。

目前,大爱清尘建设了目标统一的工作团队和超过1.3万人的志愿者团队,累计帮助了近11万尘肺病农民及其家庭。下一步,大爱清尘将继续推动尘肺病农民获得医疗、生活双保障,制度性遏止尘肺新发。

https://www.daqc.org.cn/

2000年之后,珠三角地区工厂的工人由于劳动合同条款模棱两可、企业迟迟不兑现承诺的薪酬福利或不愿支付加班费,以及严重超时加班等原因引发的劳资纠纷越来越多。

那时,映诺的创始人李镝是某制造业集团的公关总监。白天,他与国际品牌周旋,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而不断编织美好的企业形象,对工厂中的童工问题、污染问题、工友们的各种困难处境无所作为。晚上,他与工友们玩游戏、打篮球,过着“职位”之外的生活。这种“两面人”的状态中,他是不安的,他想做点事,真正改变工友的生活。

2007年,他发起了“握手工人热线”,用第三方申诉机制解决劳资矛盾,并在一个由四个国际品牌发起的“企业社会责任尽责”竞标比赛中胜出。工人可以通过热线咨询社保、休假、工伤等问题,也可以在遭遇严重加班、隐私侵害等不公正对待时通过热线去申诉。映诺会详细核实申诉内容,建立包括品牌、工厂、工人、映诺在内的协商平台,通过友好协商,对侵害行为进行补救。

截至2023年底,映诺已与近100个国际品牌合作,累计服务了超过2000家工厂,积累了30000多个案。映诺解答工人咨询,预警劳资冲突,协商解决劳动矛盾,保障工人权益,促进工厂和品牌提升管理水平。

现在,映诺已经成为国际品牌在内地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之一。映诺的工作方法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品牌建设第三方申诉机制的重要参考。

2013年映诺开始在国际舞台分享工作经验,2017年组建国际工作团队。目前,映诺已经在泰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工厂中开展业务。

https://www.theinno.org/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在2005成立,使命为“连接正向力量,共创美好社区”。是云南首个获民政部标准化建设认定和唯一获5A评级的云南省级社会工作机构。

连心扎根社区,基于脆弱人群需求,将行动触角伸向等待被关注的每个角落。十余年先后服务城市流动人口、乡村少数民族和灾后重建等不同群体的60个社区,梳理出从需求分析、培育骨干,到评估督导的系统实践方法。在连心逐步积累的这十年,是乡村和社工快速发展的十年,越来越多社工伙伴开始扎根在不同州市区县开展服务,也让连心开始汇聚志同道合的力量。以云南大学等高校专业教师及资深社工组成的创始团队基因傍身,连心已在云南各地直接孵化出近20家区县域社工机构。

2021年,“十四五”规划提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及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等发展目标,这为连心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连心历经多年积累的实践方法、经验,转化为对县域社工机构及在地社工站的能力培养和支持。它也积极地将来自一线的探索、思考,通过参与政府委托政策研究课题及时向上传递。近几年,连心已逐步从一线服务机构转型为地方支持型枢纽机构,并发起成立云南首家社区基金会,以期培育更多社区社会组织共同推进社区发展和治理,大家心连着心,共创一个充满关爱、互相包容、支持信赖的社会。

https://www.ynlianxin.org/

千禾社区基金会致力于在珠三角协助本地人、动员本地资源、解决本地问题,建立公正、关爱和可持续的社区,是中国第一家以社区命名、既扎根本土又与国际接轨的公益基金会。

自2009年成立以来,千禾的创始人们都坚定地认为社区是公共社会的小单元,也是社会问题萌芽和显现的场域,更是公众参与社会的实践平台。从初期探索本地化资助,到专注打造流动儿童议题或环境议题的产品,再到将自己拓展为一股完备的社区行动催化力量,千禾将“扎根本土、以人为本、平等尊重”的价值观贯彻在所有探索里。

目前千禾在珠三角地区广泛发掘并动员社区行动者就自身、周遭的关键问题采取行动,给予关键点位的资助,辅以能力建设,建立多种形态的基金以长期支持社区行动者,从传统资助者逐渐向社区公益领导者演变。在社区建设上,以社区公共空间为需求中心和展示中心,做社区行动者的资助平台和动员枢纽,协助自组织沉淀社区解决方案。在基金类型上,2021年,千禾与37家企业伙伴,超过6000位捐赠人合作,设计了捐赠圈、捐赠人意向基金、企业专项基金、慈善信托、议题专项和社区专项等多种形式,托管公益善款362万。这些资金支持的在地行动遍布珠三角,涵盖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社区营造、社区发展、应急救灾、公益筹款传播、公益空间共建和公益人才培养等多元议题。

http://www.gdharmonyfoundation.org/

“一个鸡蛋的暴走”,从2011年起到疫情前,一直是上海最出圈的公益徒步筹款活动,每年有六七百支队伍参加徒步,累积因徒步筹款而受益的人数已经超过80万人。发起该项活动的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12月,是上海第一家民间发起的资助型公募基金会,以向企业、公众等多方社会力量联合劝募支持民间公益为己任,当前已累计动员2.7亿人次捐赠资金超10亿元。截至2021年底,联劝已支持公益机构924家,公益项目329个,覆盖困境儿童关爱、社区建设、救灾减灾、助残、助老、社会救助、社工服务、公益行业支持8个领域。

联劝是国内最早开始向社会劝募的民间机构之一,年度募款规模尤其是公众资金占比名列前茅,并且是唯一具有互联网慈善募捐信息平台的民间公募基金会。联劝网平台始终关注一线需求,入驻门槛友好,支持了上百家公益机构和爱心企业、个人的募款项目和活动。

2019年,联劝看到人们越来越关心捐赠的质量,决定开始致力于提升公益文化。她们通过十几款公益产品和捐赠圈等多种劝募形式,吸引城市中产、高净值人群、青年群体、老年群体等参与公益,为他们提供捐赠者服务,提升公益文化理解,支持参与者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引领快乐、自主、有成效的公益文化,成为“美好社会+1”的力量。

https://www.lianquan.org.cn/

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于 2013 年在民政部登记成立,由十八大党代表、致诚公益创始人佟丽华发起创立。团队骨干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杜克等国内外一流法学院,曾有知名商业律所的从业经验。

我国第一部《慈善法》出台至今还不到十年的时间,管理部门如何依法治理、完善规制,社会组织如何规范开展业务,仍处于成长阶段。中致关注这一问题,基于团队法律背景优势,多年来持续在管理部门和广大社会组织之间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参与推动公益慈善法治进步。

中致集法制研究、能力建设、政策倡导于一身。机构为各类社会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程,如《小微社会组织培训》《公益人一起学习民法典》《疫情期间基金会如何合规运作》等,课程受众超过 10 万人,超过 5000 家社会组织受益。同时,机构与管理部门互动,将民情、民心体现到相关立法政策建议中,深度参与了《蒸善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推动慈善税收、保值增值、信用管理等相关政策的出台。

https://zhongzhingo.org/
  • 机构资助
  • 救灾及韧性
  • 未来实验室

应对不确定性风险,为紧急救援和韧性建设提供非限定性资助

在很长时间里,面对突发灾害,公益机构习惯性地提供物资援助。然而,新冠疫情、河南水灾、北京河北等地水灾……这些突发事件都在提醒我们,当前在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建设、人们应灾能力滞后等多种条件下,大型灾害的影响力更大,可能出现的类型、频率、规模、对不同人群影响都更加复杂。因此,险峰公益开始意识到韧性建设是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

韧性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涵盖灾前、灾中、灾后,包括基础设施设韧性、生态韧性、治理韧性等,体现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民生服务等诸多领域,牵涉到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项环节。因此,险峰公益除了通过专业公益机构进行必要的紧急援助,也开展支持韧性建设的非限定性资助。我们已经关注了防灾减灾的宣传和培训、建设备灾中心、民间救助信息协作机制、灾后重建等,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不确定性灾害能力的城市和社区而贡献力量。

韧性建设

险峰公益通过提供非限定资金,支持公益机构在各自领域的长期工作中开展韧性建设行动,如社区资源动员。

始终坚持“用本地社区资源解决本地社区的问题”理念和方法,在珠三角社区中搭建防灾减灾的响应机制,曾在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辅助微小组织在广州众多社区开展工作。

长期扎根云南开展社区工作并培育当地公益机构能力,在瑞丽等多个边境城市面临封控时,调动起当地伙伴开展社区照顾行动。

通过多年家政工为主的流动妇女服务,识别出家政工、外卖员、快递员等城市脆弱群体在封控期间面临的风险,并协调资源支援生活补贴和心理援助。

紧急救援

极端灾害发生时,险峰基金会联合平台性和区域性公益机构,为受灾严重地区提供及时、快速支持。

长期合作

壹基金紧急救灾计划以“提前备灾、联合行动、快速救援”为策略,建设属地化社会力量灾害应急机制。在重大灾害和中小型灾害中,壹基金通过与当地政府及社会力量的合作,面向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开展生命救援和生活救助;同时,努力提升社会救灾力量的专业化发展,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治理体系构建。

卓明成立于2010年,建立有专业研判灾情模型和志愿者协作机制。当灾害发生时,卓明能快速集结起来自各行各业、上千人规模的志愿者团队,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搜集最新灾情、物资需求、救援进展等信息形成专业判断建议,探索出"宅在家里,也能救灾"的创新型救灾参与方式。 在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河南水灾等百余次响应中,卓明的工作为各方资源对接、行动策略提供了决策参考,提升了救灾效率,是一支重要的社会民间应急力量。 同时,卓明还长期关注国际人道救援先进方法和实践案例,并计划结合自身救灾信息处理经验进行研究梳理,贡献于行业发展。

响应事件
2023
京津冀水灾

捐赠100万元,其中50万元支持壹基金在北京灾区发放卫生用品;30万元支持益动燕赵在河北开展灾后社区服务;20万元支持卓明建设灾害信息协作机制。

2022.11
新冠疫情

支持鸿雁5万元,在北京管控期间,开展家政工、外卖员、日结工等城市脆弱人群服务。支持千禾5万元,在广州流动人口社区中建立减防灾机制。

2022.6
新冠疫情

支持联劝、麦田、长春益行、连心和千禾各5万元。分别在上海、长春、瑞丽及广州管控期间,为独居老人、福利院儿童、流动人口等提供生活物资和社区照顾。

2021
河南水灾

携手险峰捐赠100万元,支持壹基金在河南开展儿童减防灾课程。

2020
新冠疫情

携手险峰向壹基金捐赠200万元,支援新冠检测试剂盒物资。

 
 
  • 机构资助
  • 救灾及韧性
  • 未来实验室

未来实验室:持续关注以非传统公益身份和手法回应社会问题的机构

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让我们意识到需要多方力量来共同回应和参与,仅靠传统公益资源和行动还远远不够。

险峰公益在资助议题扫描中,了解到以市场手段探索社会问题解决的行动,如提供低廉的太阳能照明产品改善无电地区极端贫困人口生活,上线临期面包盲盒交易平台减少食物浪费,探索视障咖啡师职业重塑个人价值等。同时,在险峰商业投资中,有为蓝领就业人员提供的集体住房解决方案,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平价生活用品卖场,为体力劳动者减少受伤风险的外骨骼机器人,助力能源转型向可持续发展的虚拟电厂……

它们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问题中,生发着无限可能性。险峰公益将长期关注由创新手法和多元身份创造的全新社会价值,以期下一次的“X”机遇。

“起承文化”是一家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社会企业,其前身是公益项目“稀捍行动”